《地心引力》第二条宣传片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全球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转发宣传片的影迷的现象,很多人见了瞠目结舌。
他们为方南的全球影响力感到不可思议。
好莱坞大厂,乃至北美信奉白人至上主义者第一次感觉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导演有点过于离谱了。
方南执导的《火星救援》也好,《流浪地球》、《饥饿游戏》的也罢。
这些电影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点,小说改编。
《地心引力》不是,它是一部方南参与编剧的好莱坞似剧本。
《地心引力》如果继续成功,意味着方南为自己的后半生导演生涯搭建好了一个全球性的电影平台。
【好莱坞,美利坚资本创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总有一天会为今天没有全面打压方南而追悔莫及。】
方南从2009年第一次为了《寄生虫》来到北美到今年的2013年,4年来,北美第一次有人和媒体开始带节奏搞阴谋论,不想再放任方南就此发展下去。
负责居中联络《地心引力》各国宣发的施南生看到此种论调着实有些小慌,给方南打了电话,叮嘱其一定避讳政治问题,默默赚钱。
方南不以为然。
首先他本人不热衷政治,有时候国内开腔纯粹是看不惯一些人一些事,希望自己的发声能有所改变,让华夏变得更好。
国外的一些烂事他管了干嘛,吃力不讨好。
其次,只要他的电影能赚钱,并带着好莱坞一起赚钱,没人黑的了他。
这次针对他的威胁论,无非因为《地心引力》没有大厂参与。
要是《星际穿越》或者《侏罗纪世界》上映时有此论调,华纳和环球怕不是让对方一秒闭嘴。
所以方南混不在意的慢慢磨他的《疾速追杀》。
《疾速追杀》录制至40天,剧本、分镜图中的枪战打斗镜头全额完成,剧组转战文戏镜头。
由于电影剧情简单,影响故事线的次要人物不多,在文戏方面,反倒是剧组里比特犬的表演更为重要。
这只比特犬被无辜杀死,才有了后续男主复仇。
所以怎么让比特犬乖乖听话,变得乖巧,让镜头拍到最可爱的一面成了剧组工作重点。
“演员准备好了?开始?”
豪华别墅的一间晦暗不明的卧室中,方南问坐在书案前的胡鸽。
“我好了。”胡鸽点头。
与此同时,狗狗训练师将一颗骨头形的狗粮塞给笼中的比特犬。
“action”
场记喊完,胡鸽神情悲伤的捡起书桌上的信件,信件人来自他已经患癌死亡的妻子,信件内容:
【约翰,很抱歉不能继续相伴,但你依然需要去爱某个人,某样东西,那就从它开始吧,你那辆车不算。】
【我爱你约翰,我们都被病魔折磨了太久,现在我内心平静,希望你也一样,爱你的海伦。】
一位杀手完成任务归来妻子死亡,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所以约翰理所当然的神伤落泪,直到笼中的比特犬恰到奇妙的发出一声呜咽打断那股伤感的思绪。
狗子的呜咽由方南特意添加,为的是电影上映观众会第一时间确认这是只好狗狗,它懂得缓解主人的悲伤。
向观众交待完狗狗的由来,之后便是花多一点镜头去展现狗狗的可爱。
狗狗拍的越可爱、懂事,在杀手杀死狗狗的那一刻越能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观众就会一步步掉进男主的复仇戏码中,并绝对意义上的肯定男主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
这就是所谓的情绪递进法,好莱坞商业电影一直沿用的最基本的电影剧情走向流程。
好莱坞之所以一直以制片人为中心制,便是因为不懂创作的制片人更愿意信奉这套行之有效的规则。
如果以导演、编剧为中心制?
方南即使是导演,也抢导演权利。
但他依旧认为导演不应该掌握剧组大权。
导演的想法、情绪太多了,一般导演大权独揽拍出的电影剧情往往容易走偏。
吴白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成功从制片人张家振手中抢过大权后的电影几乎票房全败。
想法太多了,总想在电影中留下些个人脚印,想让商业电影带上文艺气息,这样的电影很难成功。
在华夏,真正做到手握剧组大权也懂得怎么拍商业电影的导演其实不多,数来数去也就方南、周星星。
方南是BUG,要再过几年才会论证自己的电影票房理论是否正确。
周星星是确实懂的如何调动观众的观影情绪。
圈内有一个说法,周星星能把执导的电影算计到哪一分哪一秒该让观众哭,该让观众笑,该让观众缓一缓,功底可见一斑。
以编剧为中心制则又有些不同。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一位专业编剧写出的剧本首先不会差,剧组又以编剧话语权最大的时候,当编剧勒令一位导演按部就班拍完剧本内容,电影成功的几率也会放大。
回到片场,工作人员揭开遮挡窗户的黑色布帘,约翰与比特犬的新一天生活开始了。
天光大亮,约翰在狗狗的叫声中翻身下床,看着狗狗一溜烟冲到草坪上解决大小便,他转身回屋熟练的为自己做了一份三明治早餐。
再回卧室,狗狗已经趴到床上直溜溜的注视着他。
之后的日子,狗狗的床从笼子变成了卧室地板,所以每日天明,它会准时跳上床对准被窝里的约翰一阵猛舔,甩尾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