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仅仅是明教下场的话,那也就罢了,最为重要的是汝阳王收到消息,明教此番大规模的行动完全是不同于以往,虽然说明教仍然是发动穷苦大众,但是真正摧枯拉朽一般在短时间内打下了一片疆域的却是一支强悍的正规军。
按照同明教军队交锋的那些败兵带回的消息,明教强大的精锐人马足足有五万之多。
五万精锐啊,这可是足足五万之多的精锐,要知道就算是蒙元号称雄师百万,但是那也要看什么时候。
如果说是在蒙元立国之初的话,倒是真的能够汇聚百万大军出来,然而百年腐朽,蒙元早已经不是曾经那一个横扫世界的庞大帝国。
如今或许可以汇聚数十万大军出来,但是真正具有战斗力,可堪一战的精锐怕是不足十万。
若说双方拉出人马来硬拼一场的话,汝阳王有八成的把握可以在付出一定代价的情况下将明教的数万精锐一举歼灭。
只是谁都不是傻子,明教的人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同蒙元玩什么大决战。
有大元皇帝的命令压下来,汝阳王虽然清楚这个时候很难找到明教的主力进行决战,但是他也不得不整顿兵马准备亲自出征。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先前恢复平静的各地再次爆发一起又一起的起义。
顿时天下各处烽火,乍一看蒙元好像失去了对整个天下的控制一样。
铲除了明教叛逆之徒,重新将明教七十多处的分坛掌握在手,如今随着明教总坛一声令下,早已经准备了大半年之多的各个分坛也随之爆发起义。
如此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起义顿时将蒙元推入了深渊之中。
本身蒙元驻守各方的军马差不多都腐朽的差不多了,战斗力堪忧,如今又有明教各个分坛一起爆发起义,结果大元各地的驻军只能各自为战。
有些驻军实力强大一些倒是能够守住城池将当地的起义给压制住,但是大多数地方的驻军根本就是空架子,结果很轻易的就丢失了镇守的城池。
本来汇聚了蒙元精锐大军,准备征讨方孝玉为首的明教势力,结果天下各处爆发起义,烽火处处,一下子就打乱了汝阳王的计划。
最为重要的是京畿之地四周同样爆发了起义,而且规模还相当之大,已经打败了前去镇压的蒙元军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扩张。
这都已经危及到了大都的安危了,顿时大元上下,所有的贵族包括大元皇帝都有些急了。
也顾不得去对付占据了数省之地的方孝玉了,大元皇帝直接命令汝阳王挥兵扫荡四周的义军,至少先将眼皮子底下的义军给镇压下去,不然的话谁知道会不会一觉醒来,大都就被义军给攻破了啊。
哪怕是汝阳王知道如今这形式绝对是明教总坛的手笔,为的就是打乱蒙元的行动,为他们消化所占据的地盘争取时间。
可是就算是明白这些又能如何,难道他还能置京畿之地扶进的起义不顾,直接率大军远赴千里之外征讨明教大军吗。
如果那样的话,只怕最先剥夺他军权的就会是大元皇帝,方孝玉这是赤果果的阳谋,便是大元朝廷之上有聪明人看透了这一点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谁也不敢保证这些义军会不会危及到大都的安危,万一大都被攻破,以眼下天下动荡的形式,只怕大元就真的要退出中原之地了。
汝阳王遥望西北方向,脸上露出惋惜之色,大手一挥,率领大军前往镇压周遭的义军。
当大元精锐大军的动向传递到方孝玉的手中的时候,方孝玉一班人不禁笑了。
襄阳城之中,方孝玉高坐在宽敞的客厅之中,时隔百年,昔日做为抵抗蒙元入侵中原的重镇襄阳城再次回归到汉家统治手中。
下方一众明教高层这会儿一个个的端坐在那里,一派肃然之色,大半年时间的军伍征伐,最大的改变就是这些本来不受约束的江湖中人一个个的开始多了几分军人的自律和铁血。
客厅之中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同样也有一些熟悉的面孔消失不见,毕竟蒙元军队也不是没有一点反抗之力,既然交锋避免不了会有损失,有人立功蹿升自然也就有人战死沙场。
目光从下方一众人身上扫过,方孝玉肃然道:“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要和大家商量一下接下来一个阶段我们所要面临的局势。”
说着方孝玉冲着一旁的方文道:“方文,你且将收到的关于大都蒙元朝廷动向给大家说一下。”
方文站起身来道:“诸位,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蒙元朝廷派出了兵马大元帅汝阳王,聚集十万精锐欲捕杀我等,不过教主妙计,如今各方分坛一起起义,可谓是遍地烽火,蒙元朝廷已经顾不得来对付我们,汝阳王已经调转方向,这会儿应该在剿灭京畿之地附近的义军,所以我们的外部环境短时间内应该相当宽松。”
大家听到蒙元调集十万精锐前来,尤其还是蒙元有名的大元帅汝阳王统兵,就算是经过大半年杀伐,明教已经磨砺出一支精悍的队伍,但是大家对于蒙元精锐仍然心有忌惮。
倒不是怕了蒙元大军,大家心中也都清楚,一战下来,只怕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如今明教总坛可以压制各方分坛,正是靠着手中整合的数万精锐,如果说在这个时候明教总坛折损了这样一支精锐人马的话,只怕会压制不住一部分野心勃勃之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